优秀的手机游戏下载网站
首页 熊猫是什么科动物?

熊猫是什么科动物?

发布时间:2024-09-24 09:33:33 编辑:手游妹妹 阅读量:404次

熊猫是熊科动物。

大熊猫是熊科中的一种动物,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同黑熊、棕熊、北极熊同属一科。

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密码(DNA),科学家证实了大熊猫是真正的熊,是熊科的一部分。大熊猫与其他熊类在外形、行走和攀爬的方式、颅骨特征以及重要的社会系统和生殖生物学上都很相似。

大熊猫的食性

大熊猫拥有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即消化道短而直,没有盲肠),以及肉食动物特有的基因,它们有时也吃鸟类或啮齿动物,但它们99%的饮食都是竹子。

大熊猫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归功于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肠道本身并没有这样的微生物,需要从母亲的身体内获得。微生物可以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然后在肠道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尽管大熊猫能够消化竹子,但是消化率是比较低的,所以能量和蛋白质的吸收率就很低,为了满足机体的能量和蛋白需要,只能多多的吃,通过大量的摄入来一点点积累达到身体每天需要的营养量。

这样的情况使得大熊猫一整天不停地吃竹子,24小时内有12-15小时都在啃竹子,每天可以消耗多达30公斤的竹叶、竹笋和竹茎。由于这种大量的饮食,大熊猫每天排便可达40多次。

大熊猫是什么动物?

熊猫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型亚目、熊科和熊猫亚科。

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国际上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而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熊猫是哺乳动物,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从不冬眠;全年99%的食物都是竹子,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在睡梦中度过。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在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发现了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始熊猫化石。

从已发现的化石表明,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支叫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 goaci),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绝灭。

迄今所发现最古老的大熊猫成员是始熊猫,其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市和元谋,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和其同时代的动物由于地质与气候的强烈变化相继灭绝。

而大熊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保持了原有的古老特征,从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动物“活化石”,也被誉为“中国国宝”,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熊猫是什么动物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目前在我们国家的数量较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只有在中国才有大熊猫。下面给大家分享大熊猫对简单资料,供大家参考。

认识大熊猫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国际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大熊猫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动物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猫属(ailuropod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大熊猫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吃肉的。虽然经过进化,现在的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我们仍然把它们划分为食肉目。

大熊猫为独居动物。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因为有很好的饲养管理和医疗,有的可以超过30岁。香港海洋公园的佳佳,出生于1978年,是目前全世界最长寿的大熊猫。

大熊猫生长发育

刚出生:初生熊猫幼仔体重仅是它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平均体重仅120克左右,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粉色的皮肤上长着白毛,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育完全,免疫系统的也还未发育完善。

熊猫是什么科动物?

一到两周:肩带、四肢和耳朵渐渐变黑。

一个月:长出黑白相间的毛,变得更像妈妈了。体重1~2公斤,还不能行走。

六到八周:可以睁眼。

三个月: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半岁:可以自由行走,开始学吃竹子。

一岁:开始长出恒牙。

一岁半: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亚成年:一岁半到性成熟前为亚成年阶段,相当于人类的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大熊猫的食物从营养丰富的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高纤维、低营养的竹类为主。生理和心理上也逐渐成熟,即将开始繁育后代。大熊猫在1~3岁期间是最为活跃的时期,每天除了采食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探索和爬树。

成年:体长约160~180厘米,体重约80~150公斤。

大熊猫历史

说起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我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í),《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9.7—1900.11.10),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他把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人工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它们厚而粗糙的皮毛能帮助它们度过严冬。它们不需要冬眠,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它们仍然在雪地里觅食。

伴生动物

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有金丝猴,小熊猫,麝香鹿,牛羚,血红雉鸡,红腹锦鸡等。这些珍贵动物基本上都与熊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从自然历史源源上来看,她们都是一百万到几百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她们有着共同的辛酸经历,曾经受过冰川的袭击和严峻考验,然而她们都有效地借助于我国西南高山深谷的有利地形而幸存至今。她们通过长期共存,协调地共同生活于同一区域,但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在营养上有分工,昼夜活动和季节上也参差协调,通过食物作为联系的纽带,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动物群。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这些动物通常只袭击大熊猫中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对成年的健康大熊猫并不构成威胁。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以上就是关于熊猫是什么科动物?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更多相关资讯

熊猫是熊科动物。 大熊猫是熊科中的一种动物,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同黑熊、棕熊、北极熊同属一科。 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密码(DNA),科学家…
查看详情
熊猫是熊科动物。 大熊猫是熊科中的一种动物,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同黑熊、棕熊、北极熊同属一科。 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密码(DNA),科学家…
查看详情
熊猫是熊科动物。 大熊猫是熊科中的一种动物,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同黑熊、棕熊、北极熊同属一科。 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密码(DNA),科学家…
查看详情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