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什么然指的是大义凛然。
大义凛然,拼音是:dà yì lǐn rán。出自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大义凛然指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大义凛然和“正义凛然”、“正气凛然”;都可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令人敬畏的样子。往往可通用。不同在于:
1、“大义”、“正气”和“正义”含义不尽相同。“大义”指大道理;“正义”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正气”指正直的气节和光明正大的作风。
2、“正气凛然”可用来表示一个人的一贯态度和表现;大义凛然和“正义凛然”一般不能。
成语故事: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颜真卿去汝州劝降。满朝官员都劝颜真卿不要去,但他却说:“国君命令不可违反。”毅然前往。
见到李希烈,叛军将颜真卿团团围住,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颜真卿面不改色、毫不畏惧,大声责骂李希烈背叛朝廷。李希烈叛乱的目的是想自己做皇帝,他深知颜真卿贤能,便用宰相的职位引诱他。
颜真卿斥责说:“我年纪将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呢。我坚守我的节操,直到死为止。”贼军恼羞成怒,遂将颜真卿囚禁。
为了逼迫颜真卿投降,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个坑,故意说要活埋他,颜真卿说:“死生乃命中注定,有何可怕。”贼人又在庭院中堆积起柴草,说:“不投降,就烧死他。”
颜真卿起身就要往火里跳,被人拦住。最终,李希烈见劝降无望,就用绳子绞死了颜真卿。
大义什么然成语.含反义词的成语
1、大义凛然(拼音:dà yì lǐn rá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2、“大义凛然”指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在句子中可充当状语;含褒义。
大义什么然成语。 含反义词的成语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含有反义词
左顾右盼
[zuǒ gù yòu pàn]
顾、盼:看。 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927323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842282
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680229
天经地义
[tiān jīng dì yì]
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579242
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532260
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481188
有口无心
[yǒu kǒu wú xīn]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473174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441182
扬长避短
[yáng cháng bì duǎn]

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366166
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435169
有勇无谋
[yǒu yǒng wú móu]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288148
生离死别
[shēng lí sǐ bié]
分离好像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开天辟地
[kāi tiān pì dì]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大义凛然的意思是什么?
1、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结构】联合式。
【用法】常用来描写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一般用作状语。
2、悲欢离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 今是昨非
3、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4、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南辕北辙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求同存异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大义凛然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典故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
[近义词]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反义词]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卑躬屈膝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典故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近义词]阿谀奉承、阿谀奉迎、奴颜婢膝
[反义词]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刚正不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谄媚讨好卖身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以上就是关于大义什么然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